將臨期第一主日甲年
群山之上
依二1-5;
羅十三11-14;
瑪廿四37-44
「 小德蘭福傳之友 」
曾慶導神父 讀經反省(2022.11.27)
耶穌基督+
今天的讀經一,天主藉依撒意亞先知啟示了:「在末日,耶路撒冷聖殿所在的熙雍山必矗立在群山之上,萬民都要向它湧來。」為基督徒來說,「末日」是指基督再來時默西亞時代的開始,而熙雍山或耶路撒冷聖殿都是指聖教會。在「末日」基督所建立的天主教會,也就是祂自己的身體,將成為萬民的中心:「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參若二19-21),萬民將結為一體,歸屬同一的天父,恪守同等的法律,享受同等的光榮與恆久的和平。
今天有一個現象是,我們不大願意提到教會,就像不大願意提起耶穌基督一樣。我們常聽到「進不進入天主教會都沒關係,反正所有的人都會得救」,「天主教會只是云云眾多教會之一,信什麽教都一樣」等等的論調,甚至說這些話的還是天主教友,就連愛天主教會、擁護天主教會都變得「非常落伍、非常狹隘」。這些輕視或蔑視主耶穌以自己的鮮血建立的,奠基於伯多祿及其繼承人羅馬教宗之上的「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的態度和做法,是因為對天主教會的認識不充分,甚至有誤。
其實天主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弗一23),「基督是教會的頭,祂又是這身體的救主」(弗五23)。「所有人都要向它湧來」,是指萬民都應努力成為教會的成員,成為基督「身體」的一個健康細胞。假如我們不是基督奧體的一分子,我們無法「追隨死者中的首生者基督,獲得復活的救恩」(參哥一18-19)。「教會之外是沒有救恩的」,這是教會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會改變的真理,因為身體和頭是不可分開的。頭在哪裡,身體也在哪裡。愛基督就是愛教會,愛教會就是愛基督。保祿皈依前迫害了教會,但主耶穌卻說保祿迫害的是祂自己,祂把自己與教會等同了(參宗九1-19,31;格前十五9)。
當然,天主教會包括了那些非因自己的過錯而不認識基督,沒有公開領洗進入天主教會的好心人(參《天主教教理》836號、846號等)。
在這將臨期的開端,第一篇讀經的一開始就給我們一個鼓勵,我們好像在大博爾山看到主耶穌顯聖容一樣,看到了基督建立的教會的末世性光榮:不論教會過去、現在或未來會遇到怎樣的内外困難和迫害,她是獨特的,就如她的淨配基督是獨特的;她的光榮勝利已寫在天主的保證書上了!——「到末日,上主的聖殿所在的山嶺必矗立在群山之上⋯⋯萬民都要向它湧來。」
基督信仰的歷史觀不是人憑自己的想像所得到的一個永無休止的循環,而是天主子「啟示」給人的歷史觀:人在世的生命只有一次,即有起點和終點,且是向著目標——永生前進的直線運動。在這直線上的每一點都有永恆的意義,都要求我們認真負責地度過,而不是「這一次不重要,這一次不必認真,隨便怎樣都可以,等下一次再說」的不負責任態度。既然我們有人生目標,就該由這目標來決定我們要走的每一步。
今天的福音裡主耶穌批評那些「照常吃喝婚嫁」的人,祂不是指責他們吃喝婚嫁,而是批評他們以為只有現世,毫無永生目標地吃喝婚嫁。相反的,有人生目標,為基督第二次來臨做准備的人,表面上他的工作和行為雖然與沒有目標的人沒有什麼不同(也在田裡工作,也在磨坊推磨),但結果會截然不同(一個被接去,一個被留下)。保祿宗徒在今天的讀經二裡也不是批評吃喝,但他要人不應好像沒有明天似地「狂宴豪飲」(參格前十五32);他也沒有批評婚嫁,但他要人不可「淫亂放蕩」這些「滿足私慾的肉身的事」。
主耶穌是會再來的,即便不在人類歷史的終結,也會在我們每個人生命的終結時再來。所以我們要準備好,「因為在想不到的時刻,人子就來了」。准備我們的死亡固然重要,每天準備主的來臨亦同樣重要。或者說,做好後者就等於做好前者。
主耶穌會以窮苦人的形象出現,我們如何接待這些窮苦人,將決定我們日後被祝福抑或受詛咒(參瑪廿五31-46)。這些窮苦人可能是我們最想不到的,即耶穌基督所喬裝的!「在任何想不到的時刻,人子就來了。」主耶穌今天自稱的「人子」(卑微人群中的一分子),就是日後祂坐在審判座上時的自稱(瑪廿五31)。
在《希伯來書》裡,我們讀到:「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希十二1-2)。所以我們要「著眼永恆去過每一天」。既然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的一天,所以在「今天」我要做我人生最重要的事。什麼是基督徒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用愛和寬恕之心去做的一切事(聖女小德蘭語)。不一定是顯赫見報的事,可以是很平常的為了愛天主愛人去吃飯、睡覺、工作、娛樂、背十字架等等的事情。這些事表面看來跟沒有信仰的人所做的沒兩樣,卻有很不同的結果——可以享受到做這些事的喜樂。這喜樂是主耶穌再來時要完滿賜給我們的。
用愛和寬恕去活每一天,是教會在今天開始的新年給我們的祝願。
還沒有評論
留 下 一 個 評 論 Cancel